从心起航,做学生心灵的摆渡人!苏大黄辛隐教授在苏城外开讲啦!



| 苏城外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小组部分成员与黄辛隐教授合影
为进一步促进师生间有效沟通,加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提升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11月16日,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辛隐莅临苏城外国语学校开讲——《教师与学生的有效沟通》。学校副校长原继明主持活动,苏城外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小组成员以及各学部教师代表积极参与,共享精神大餐。

黄教授从“一种方法”谈起,带领老师们细细品味,怎样以“教师”这个身份为中心,从倾听、感觉、观察、思考和分析这四个方面着眼,如何在沟通中收集信息、筛选信息和整合信息,以达到让我们的沟通更有效。整个过程有理论、有案例、有互动,黄教授生动地把这种方式称为“三明治”式授课模式。

黄老师极富感染力的话语总是能深入到老师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引起共鸣,点石成金。


黄教授指出,用真诚和爱与学生交流是有效沟通的前提,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生命能量,都有丰富的生命可能,教师一定不能给学生贴上否定的标签。在与人沟通交流的时候,要警惕自身的心理投射效应。如果把自己的主观感情投射到一些人或事上,便会失去人际沟通中认知的客观性。

黄教授向老师们介绍了桑德伯格的访谈提纲,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八阶段等心理学理论。她将深厚的理论和鲜活的案例相结合,引导教师们思考,在与学生交流中是否做到有趣、有温度、有爱、有责任?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鲜活的生命,我们要学会懂孩子、爱孩子、尊重孩子,我们的沟通才更有价值。

黄教授的讲座,生动活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们认真倾听、积极互动、收获巨大。大家深刻体会到有效沟通需要心灵的守护,需要耐心、爱心和责任心共同建构,让生命的精彩慢慢丰厚。

副校长原继明对黄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他说,心理健康是影响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做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黄教授的讲座充满智慧,又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可谓是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希望我们的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之路上,主动求知、锐意进取,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一名优秀的终身学习者!

当教师以一颗真心去教育学生、以一份真情来感染学生时,必能带领他们走入灿烂的阳光地带。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想真正完成教育的使命,必须走进所有学生的内心,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在丰富教师专业成长的路上,
苏城外从未有过一丝懈怠……

苏城外国语学校心育中心自2018年9月份成立以来,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心理咨询、情绪宣泄、音乐放松、沙盘游戏、心理阅览等服务,帮助来访者更全面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培养积极、乐观的心理品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苏城外心育中心定期开设学生心理讲座、心理辅导、心理课堂以及有关心理教育融入各科教学的方式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开设如人际关系、青春期心理、生命教育、情绪管理等一系列主题活动。

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掠影

▲PYP小学CAS课程《情绪管理》

▲ 中学部心理大课堂活动

▲ 中学部校园欺凌心理主题课程
除此以外,苏城外心育中心以讲座、沙龙的形式,为教师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知识普及培训课程,增加教师对于儿童青少年心理知识及其发展特点的认识,令教学发展更切合不同学生的需要。增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观察能力,以及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技巧。
教师培训活动掠影

▲苏城外心理督导课堂

▲ 中层干部开展《创造高绩效的教练式沟通》培训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苏州市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卜雪梅给教师们作《沟通的艺术和技巧》培训
如果做好心理准备,一切准备都已经完成。
——莎士比亚
沟通是一门技术
沟通是一门艺术
让我们从“心”出发
共同守护师生的健康!


撰稿:品宣办
摄像:品宣办
编辑、排版、审核:校长办公室 品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