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课堂进校园 | 承载千年运河文脉,听苏州老战士讲述“运河十景”的故事……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南起杭州、北至北京,贯穿着苏州南北,造就了苏州的文明、财富与智慧。2021年年初,苏州正式启动“运河十景”建设。“运河十景”是哪十个?这“运河十景”中又蕴藏着什么样的历史故事?

9月16日下午,苏州老战士宣讲团成员沈兰生老师走进苏城外,为五、六年级的300多名师生作了《运河十景的历史故事》的专题宣讲。

| 活动伊始,少先队员为沈兰生老师佩戴红领巾,并庄严地敬队礼,拉开了红色课堂进校园活动的序幕。

“何以最江南,君到姑苏见。苏州是大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也是运河沿线最闪耀的一段。”沈兰生老师介绍,2021年年初,苏州正式启动“运河十景”建设,打造吴门望亭、浒墅关、枫桥夜泊、平江古巷、虎丘塔、水陆盘门、横塘驿站、石湖五堤、宝带桥、平望·四河汇集等十大运河文化地标。

“望运河千年古意,见相城百年非遗”,吴门望亭是京杭大运河进入苏州的第一镇,也是苏州“运河十景”的第一景。沈老师从吴门望亭讲起,顺运河水南下,让同学们了解大运河两岸既有悠久历史文化故事同时,讲述了新四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红色故事。

浒关建于明代万历年的文昌阁,太平军营垒,官府设立的钞关收税,新四军江抗部队,在抗战初期东进第一仗;夜袭浒墅关车站,歼日伪军二十多人,炸毁铁路桥一座,使沪宁铁路中断三天。沈老师还讲述了在枫桥寒山寺,解放军攻克铁铃关守敌一个连,解放苏州的故事。
浒墅关、枫桥夜泊、平江古巷、虎丘塔……沈老师用一个个生动的历史小故事串联起姑苏城的古韵今风,孩子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对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有了更立体形象的认识!


历史虽已远去,但苏州仍在利用运河的文化资源,书写着城市的未来。往昔岁月峥嵘,今昔江山多娇!期待苏州的繁华未来有苏城外学子们的更多创造!


组稿:品宣办
摄像:品宣办
编辑、排版、审核:校长办公室 品宣办
